关闭

  大庆博物馆前身是1964年建立的大庆展览馆,馆址经历多次变迁,1991年展览馆的铁人王进喜事迹展整体迁至铁人纪念馆。1998年,大庆展览馆更名大庆博物馆。 2005年,大庆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选址大庆开发区文苑街,毗邻大庆歌剧大庆书等文化机构,2008年新馆的自然陈列部分率先对外开放,2011年布展工作完成并全面开放。

  大庆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为方米,展厅面积为方米。博物馆分为三层,一楼分为ABC厅,A厅是公大厅,B厅是北第四纪自然环境陈列,C厅是临时展厅;二楼只有D厅,是北第四纪哺乳动物陈列;三楼是E厅和F厅,E厅是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陈列,F厅是科技报告厅。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三个北第四纪自然环境陈列,主要展示大庆自然生态的演变过程和资源的丰富性;北第四纪哺乳动物陈列,重点展示第四纪哺乳动物进化内外对第四纪的发现研究大庆博物馆对第四纪化石的收藏保护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装架互动演示等内容;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陈列,集表现古代先民文化的多元性独特性和重要性。

  大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两具猛犸象骨架化石,其一具于2002年出土于黑龙江省的宾县,站立时高3.35米长6.5米,同一个体的化石完整率达85以上,这架罕见珍贵的真猛犸象骨架化石被大庆博物馆征集后,在馆内古生物工作者的认真研究和努力下装架成功。

  另一具真猛犸象骨架化石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的青岗发现出土,站立时高4.35米长7.5米,同一个体的化石完整率达90以上,是发现个体最大最完整的真猛犸象化石骨架。

  了解更多思迪Museum博物馆Vol.048 大庆博物馆

上一篇:【旅游】马尔代夫马尔代夫旅游攻略马尔代夫旅游要多少钱 下一篇:【职业】家装设计网站推荐大师之作 品味生活